偏鄉孩子的台大校園跨時空遊記 2013年5月8日報導

國立台灣大學畢恆達老師本學期開設「大學生與空間改造」課程,5月8日的課堂上將有一群從花蓮縣豐田地區「五味屋」的小學生遠道而來進行社區經驗分享。晚上課堂演講前,12位來自花蓮的孩與家長,跟著台大的「接待大使」學生認識校園,一位大使說:「我可以帶孩子們導覽、騎乘Ubike馳騁校園,體驗椰林大道上的微風,下午跟我去旁聽我的課」。晚間的課堂結束後,孩子們跟著大學生回住宿的地方過夜,大學生擔任「接待家庭」,
位於花蓮縣豐田火車站前的社區公益二手商店「五味屋」是一間「囝仔人ㄟ店」。利用日式「風鼓斗式」建築的閒置空間,作為鄰近村落兒童青少年的社區活動場所。畢恆達老師的「大學生與空間改造」課程邀請了許多台灣本土的空間改造運動案例的實地參與者來課堂分享,其中包含了邀請國立東華大學顧瑜君教授前來分享花蓮五味屋的空間改造經驗。因緣際會之下,這群偏鄉的孩子們最後決定「陪」老師一起去上畢恆達老師的課,「幫」老師完成這場演講。
為了準備去台大演講,孩子們先「認識小畢老師」透過實際的生活環境塗鴉、以及欣賞小畢老師和潘瑋柏合拍的塗鴉廣告,對於這位台灣學術界的有趣教授,做了基本的認識後,孩子們提出「我要去台大分享」的申請。之後,孩子們自己設計「我要去講什麼給台大的哥哥姊姊聽」,有孩子去分享自己從不會寫詩到穩定創作的過程,有孩子分享自己獨力完成「里拉琴、筆筒」的木工創作,喜愛昆蟲的孩子分享自然觀察,單車環島的孩子分享驕傲完成任務、學習照顧流浪動物的孩子分享照顧狗兒心情…..
晚上的課結束後,孩子們由「大學生接待家庭」帶回家「同居一晚」,孩子們很期待這個新奇的經驗,基於無功不受祿的原則,孩子們用自己在五味屋的工作點數,挑選了給接待大使與接待家庭的禮品,作為感謝,孩子們在五味屋工作贏得工作點數可兌換所需,這次用於自己的台北行,深感驕傲且「出手大方」,很多孩子準備的禮物超出「100」點數的上限,希望帶著最理想的禮物去給台北的哥哥姊姊。
回到花蓮後,孩子將完成經驗分享,對自己的班級與沒有同行的五味屋伙伴。此行11位孩子有9位是六年級,孩子們有個共同的感受:這是我們的畢業旅行,也是成年禮,我們勇敢的站上台大的講台,說自己的故事。
位於花蓮縣豐田火車站前的社區公益二手商店「五味屋」是一間「囝仔人ㄟ店」。利用日式「風鼓斗式」建築的閒置空間,作為鄰近村落兒童青少年的社區活動場所。畢恆達老師的「大學生與空間改造」課程邀請了許多台灣本土的空間改造運動案例的實地參與者來課堂分享,其中包含了邀請國立東華大學顧瑜君教授前來分享花蓮五味屋的空間改造經驗。因緣際會之下,這群偏鄉的孩子們最後決定「陪」老師一起去上畢恆達老師的課,「幫」老師完成這場演講。
為了準備去台大演講,孩子們先「認識小畢老師」透過實際的生活環境塗鴉、以及欣賞小畢老師和潘瑋柏合拍的塗鴉廣告,對於這位台灣學術界的有趣教授,做了基本的認識後,孩子們提出「我要去台大分享」的申請。之後,孩子們自己設計「我要去講什麼給台大的哥哥姊姊聽」,有孩子去分享自己從不會寫詩到穩定創作的過程,有孩子分享自己獨力完成「里拉琴、筆筒」的木工創作,喜愛昆蟲的孩子分享自然觀察,單車環島的孩子分享驕傲完成任務、學習照顧流浪動物的孩子分享照顧狗兒心情…..
晚上的課結束後,孩子們由「大學生接待家庭」帶回家「同居一晚」,孩子們很期待這個新奇的經驗,基於無功不受祿的原則,孩子們用自己在五味屋的工作點數,挑選了給接待大使與接待家庭的禮品,作為感謝,孩子們在五味屋工作贏得工作點數可兌換所需,這次用於自己的台北行,深感驕傲且「出手大方」,很多孩子準備的禮物超出「100」點數的上限,希望帶著最理想的禮物去給台北的哥哥姊姊。
回到花蓮後,孩子將完成經驗分享,對自己的班級與沒有同行的五味屋伙伴。此行11位孩子有9位是六年級,孩子們有個共同的感受:這是我們的畢業旅行,也是成年禮,我們勇敢的站上台大的講台,說自己的故事。
五味屋小朋友 訪台大擔任小講師 2013年5月8日報導 客家電視台 【陳鴻偉 彭晉祿 台北】
將荒廢的日式建築改造成,專屬孩子們的公益商店,花蓮五味屋二手商店成功的空間再造故事,也成為大學課堂上的教案,台大畢恆達教授就邀請11位五味屋的小朋友到課堂上分享,他們參與五味屋的故事,同時還跟著大學生們體驗一日台大生活,為孩子們留下難忘的生命經驗。
「那棟一格一格,有展覽空間的那一館,叫作鹿鳴館對不對。」
小朋友隨著,大哥哥大姐姐的腳步,漫遊台大校園,導覽的大學生,認真地介紹起,自己習以為常的建築與環境,不過最吸引小朋友目光的,還是校園裡的樹木 小動物。
「是吧,是白千層,這裡啦,都軟軟的。」
台大校地不小天氣又熱,孩子們走累了,在路邊吃起,台大農場所生產的冰淇淋,一臉滿足。
五味屋成員 吳俊辰:「(跟哪裡的不一樣?),豐村的,(什麼地方不一樣?),(吃起來感覺?),牛奶的味道比較多。」
這些小朋友都是花蓮五味屋二手商店成員,他們在社區和東華大學協助下,將原本荒廢的日式老屋整理成屬於孩子們的公益商店,被台大畢恆達教授,邀請到校園跟著台大學生上課 ,體驗一日台大生活,同時向大哥哥大姐姐分享老舊空間再造的故事。
台灣大學政治系學生 孫采瑩:「就是今天跟他們接觸,發現就是其實他們,也就是還滿有,小朋友該有的一面,(五味屋)它這樣改造之後,算是型塑一個新的社區的中心,不會讓小朋友有一個,可能就是受捐助,或什麼的感覺。
五味屋專案助理 楊周君美:「也是給小朋友這樣一個經驗,讓他就是走出來,然後在台大的校園裡面,甚至於他們在台大的講堂上(分享)。」
這次擔任小小講師的11位小朋友,有9位是小學六年級,他們利用在五味屋幫忙,販售二手商品的收入,加上畢恆達教授的贊助,向台大學生分享自己的學習故事,也完成一趟與眾不同的畢業旅行。